目标14| 水下生物

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海洋、河流及海洋资源在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香港中文大学致力保护水生生态系统,订立相关政策,在海洋资源的运用及保育之间取得平衡。我们亦向中学生以至公众提供教育培训,宣扬保育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课程

于2021–22学年提供6个相关课程。

政策

全球鲨鱼族群数量遽减的问题受关注,有见及此,中大已在2012年实行《停止食用鱼翅政策》 ,终止消耗鱼翅制品。根据大学《可持续采购指引》,中大禁止采购鱼翅、蓝鳍吞拿鱼、苏眉、红斑及鲟鱼鱼子,校内的餐厅及膳堂亦不可供应相关菜式,此限制亦适用于中大举办及资助的活动。

研究

红树林生态系统曾经遍布热带地区,近年却在全球各地迅速消失。中大李成业教授与香港大学简诗诺博士的联合研究发现,在众多生态系统中,红树林的功能冗余度最低,说明红树林在人为的环境变化岌岌可危。研究亦提出生态系统若有高功能冗余度,就相当于持有「生态功能保险」,即当某一物种消失时,另一物种可弥补损失,取而代之发挥同样或相似的生态功能,以维持整个生态系统正常运作。研究结果已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发表。

在众多生物进化理论中,均假定超微型海洋细菌「原绿球藻」拥有庞大种群规模,亦因而认为「自然选择(旧译物竞天择)」是对原绿球藻最为有效的演化推动力。生命科学学院罗海伟教授领导的研究推翻此说,团队发现「遗传漂变」才是原绿球藻演化的关键驱动力。研究结果更意味着由原绿球藻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效率可能远低于预期,影响全球气候调节。研究成果已刊登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

将海洋保育推广至青少年

为推广海洋保育,生命科学学院崔佩怡博士成立珊瑚学院,举办外展活动及进行学术研究。学院于2021年举办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如「公民科学家计划:珊瑚拯救小队」、「育养珊瑚校园计划」及「东平洲珊瑚生态探索之旅」,藉此教育青少年保育珊瑚如何重要。除教育活动外,学院亦在生物学、生态学及修复香港珊瑚生态上进行深入研究。

上一个

气候行动

目标13

下一个

陆地生物

目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