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
摄取充足的营养是人类基本需要。全球暖化令农作物产量减少,导致饥荒在发展中国家出现。因此,持续提供安全及营养充足的食物非常重要。为达致此目标,香港中文大学努力不懈地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开创性研究,以对抗气候变化的影响,维持农作物产量。同时,我们亦举办公众活动,宣扬可持续农业及购买本地农产品的讯息。
课程
政策
研究
急遽的气候变化令农作物减产情况加剧,维持农作物营养和能量的平衡,对其在逆境下的生长至关重要。中大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成功从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模式植物中,发现细胞自噬的新机制,为改良农作物的营养和能量效益提供重要依据,有助达致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近日已发表于相关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自噬》。

全球每年超过一半的农作物失收,均肇因于干旱、土壤盐碱度和极端温度等环境压力。中大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团队揭示了植物对抗热休克反应的蛋白运作机制,并首次利用先进的「单粒子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技术窥探其结构。此项发现为提高农作物耐热性和产量提供启示,研究结果已刊登于著名科学期刊《自然通讯》。

中大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器生物合成和功能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细胞内的COPII 囊泡群有重要角色 ,负责将抗旱的蛋白输送至特定部位,以启动植物的抗旱机制。相关发现已刊登于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植物》,为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提供新的开发方向。
提高农业生产效能
2021年,中大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实验室)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有关农业及食物生产的学术讲座及多个以本地农业为主题的研究会,提倡种植大豆及利用「间套作」耕种法改善收成量。所有活动均开放予公众参加。
此外,中大农业实验室透过「伙伴实验室暑期研究生交流计划2021」 ,与中国农业大学的伙伴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加强研究合作。

上一个
目标1
下一个
良好健康与福祉
目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