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3 |良好健康与福祉

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层人群的福祉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人类必须运用科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团结一致解决问题。尽管2019冠状病毒病暂已放缓,仍有许多挑战尚未克服。中大决心改善医疗服务、医学教育和研究,促进人类健康。

课程

于2023–24学年提供134个相关课程。

政策

中大承诺为校内成员及访客提供安全和健康的环境,大学医务处为此致力向中大员生提供优质基层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中大健康促进及防护委员会负责维持校园的健康标准,并就本地和全球健康风险的预防措施和感染控制提出建议。委员会由大学医务处负责日常运作,管理一系列健康计划,包括健康促进活动、疫苗接种活动、心理健康支援、咨询服务和研讨会。

研究

中大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段丽婷教授和她的研究团队研发光诱导内质网力刺激器(LIMER),是全球首个能精确对活细胞内质网施加力刺激的技术。研究发现内质网能够感知力学刺激,为细胞整体力感应及回应机制的理解带来突破。 LIMER技术透过光引导,将细胞内一种名为「动力蛋白」的分子所产生的拉力施加于内质网。研究人员可实时观察内质网的反应,包括迅速释放钙离子,有助揭示疾病机制,从而开发新治疗方法。

中大医学院跨学科研究团队进行的纵向出生队列研究「三岁定八十」,调查孕妇及婴儿的肠道微生态,以了解婴幼儿期接触的环境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孩子将来的健康。研究发现,患有妊娠糖尿病(GDM)的母亲具有独特的微生物组,会影响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组长达12个月,更令人关注的是,受影响的微生物组与婴儿头围较大有关,造成潜在的神经发育影响。

社区健康外展

阿兹海默症为人口急速老化的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有见及此,中大与高锟慈善基金携手推出「脑智同护」服务,为60至80岁的香港市民提供免费的阿兹海默症筛查,及早发现早期阿兹海默症患者并开展介入治疗,有助延缓病情恶化。流动服务车现时长驻中大,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务。临床神经科学中心亦与基金会合作,成立「神经认知资料库」,推动阿尔兹海默症的医学研究。

中大医学院精神科学系与五个本地非政府组织合作,推出「赛马会乐眠无忧计划」,以应对影响香港约30%成年人的失眠问题。计划通过各种活动促进睡眠健康,并为失眠人仕提供合适措施。计划采用「阶梯支援模式」服务,根据参与者的需要提供不同程度的睡眠支援,包括个人化支援方案,例如认知行为疗法。计划目标在三年半内为一万名参加者提供个人化睡眠指导,协助市民改善睡眠质素,进而提升精神健康。

提高健康意识

中大医学院院会举办第36届健康展览,主题为「一气呵成」。展览旨在提升公众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和推广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的治疗方法和健康生活选择。活动包括免费呼吸系统健康检查、血糖及胆固醇测量、专业医疗教育讲座、支气管镜检查互动演示和有关呼吸系统的专题演讲。活动旨在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鼓励参与者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轻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风险。

上一个

优质教育

目标 2

下一个

优质教育

目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