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6 |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

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饮用水资源弥足珍贵。淡水占全球水资源约2.5%,惟只有1%可供人类饮用。香港缺乏自然湖泊、河流及地下水,供水问题一向是重大挑战。中大致力维持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发展自给自足的供水系统和促进校内节约用水文化。

课程

于2023–24学年提供5个相关课程。

政策

中大采用可持续采购原则,尽量选购可持续产品及服务。订立《可持续采购指引》,对兴建新建筑及翻新现有大楼制定规范,确保建筑物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和节水装置,例如双钮式抽水马桶、水龙头节流器,并参照水务署推出的「用水效益标签」选用第一级用水效益的水龙头。

教学

法律学院比较法与跨国法研究中心邀请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David J Devlaeminck博士于2024年1月举办「CCTL Environmental, Energy and Climate Law Cluster Seminar – ‘Reciprocity and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Watercourses: An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boundary Water Treaty Practice」研讨会。解释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沿岸国家,即使不是缔约国,在两个主要国际公约管辖下如何与14个邻近国家和3个下游国家共享跨国界水资源。另一方面,中国通过各种协议和非约束性文件来管理水资源,互惠原则在确保公平分配权利和责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珍惜及善用水资源

在本港众多大学中,中大占地最广,绿化面积最大,采用可持续设计的设施最多。校园的植被覆盖率超过60%,为多种动植物提供自然栖息地,灌溉对中大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 2012年中大污水处理设施竣工后,未圆湖足以提供大学灌溉及额外供水。未圆湖每天可处理多达1,100立方米的再造水,供给校园灌溉、清洁和冷却系统。未圆湖不仅是校园一隅的怡人风景,更是校园生活系统的重要一环。

新落成的「崇基学生发展综合大楼」是崇基学院的创新重建项目,旨在提供新的学生活动空间,增强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大楼因其绿色元素和创新设计荣获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绿建环评的最终铂金评级,通过使用高节水效能设备、双冲式马桶和低流量小便池,大楼节省超过37%的饮用水,并减少了51%的废水排放。

提供饮用水

中大学生、教职员和膳堂承办商一直携手合作建设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校园,除了停用即弃塑胶产品,决心「走塑」,更在2021年于校内增设16部Go Green水机。现时,大学共设有90多部水机,在校园内提供免费和便捷的洁净饮用水。透过「CUHK Mobile」流动应用程式及网上地图,学生可以轻松找到近在咫尺的饮水机,从而鼓励「自备水樽」文化和「走塑校园」,实践源头减废。

上一个

性别平等

目标 5

下一个

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

目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