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全球材料足迹从2000年至2022年间显著增长了超过70%。随着20世纪所取得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环境恶化正在危及我们赖以为生的自然系统。中大采取健全、务实的采购和废物管理措施,以减少生态足迹和废物。我们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以提高公众对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重要性的认识并了解其重要性。
课程
于2023–24学年提供26个相关课程。
政策
中大经常在校内和校外举办各种活动。大学发布《可持续发展活动筹办及管理指引》和《可持续发展学生迎新活动指引》,方便行政单位及学生会提前规划,降低师生在工作或校园生活时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并增强学生的校园体验。
向下一代推广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
自2010年起,八所教资会资助大学一直通过香港可持续校园联盟(HKSCC),建设香港成为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赛马会绿续.源园」计划(JCSCCP)于2021年推出,由HKSCC会员合力推动,旨在培养新一代成为谨慎及负责任的消费者。计划涵盖三个重点范畴,以响应可持续发展目标12,包括:负责任的选择模式、负责任的消费模式和负责任的消费者行动主义。

减少制造废物
香港大部分厨余与其他都市固体废物一起被弃置于堆填区。环保署数据显示,每天有3,495公吨的厨余被弃置在香港的堆填区,占香港都市固体废物总量约31%。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大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在校园内测试全球首个厨余转化系统「厨余再生侠」。该系统重新定义厨余回收,通过在现场将厨余转化为浆液,然后被运送到大埔污水处理厂用于产生沼气,最终转废为能。该系统为中大膳堂提供服务,每年成功将约42公吨的厨余转化为能源。

即使厨余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但中大仍然坚持从源头减废,并积极推广惜食文化。 「惜食在中大」活动透过学生大使计划、膳堂宣传和为餐饮服务商设置回收设施,教育中大成员保护食物资源,减少浪费。中大将继续结合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方案,建设一个更具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的校园。

上一个
可持续城市及社区
目标 11
下一个
气候行动
目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