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教授2006年加入中大,因为教学,最初集中研究西营盘、中上环和筲箕湾等旧区的建筑特色。为了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了解建筑与人和土地的关系,2014年开始走向西贡、大埔和长洲。 2019年开始更深入人迹罕至的乡郊。当时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开始动工,环境及生态局辖下乡郊保育办公室邀请各方申请保育资助。他表示:「除了生态和环境保育,乡郊保育资助计划还涵盖乡郊遗址,即是不止自然环境,还有村落;有村落就有建筑、文物和文化。」新冠疫情封关下,本地游兴起,加上旧村村民复村的意志和魄力,他与乡野的红线就此牵上。
2019年末,钟教授透过友人认识为复村四出奔波的梅子林村长曾玉安。六七十年代,这条位于新界沙头角的客家村尚有人烟,前有梯田,后有风水林,南有水井河溪,八十年代村民陆续移居市区而逐渐荒废。钟教授初到梅子林时,处处颓垣败瓦,村落淹没于丛林中。往后的日子,他徒步入村,清理旧物瓦砾,拿着锄头,在阳光下挥汗如雨,为的是令这条有三百六十年历史的村落重生。春去夏来,他带领参与中大博群活动的学生进村,与村民商量后,决定申请资助,2020年10月开始连同建筑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复修老屋和壁画屋。
一根红线,牵引出另一段机缘。 2021年末,早年嫁往沙头角海东岸谷埔的梅子林村民,委托钟教授和团队赴谷埔五肚,修葺夫家的杨氏大宅。现在,大宅成为中大跨学科教研基地,人类学、建筑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和生命科学的师生云集于斯,研究谷埔平原和溪谷的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
钟教授认为,乡郊弥足珍贵,是因为那种真实性,能令身心圆满:「你要接触环境,跟它互动,不只是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自然环境有一种真实性,是虚拟世界和讲求速度的城市没有的。它有阻力,无法事事由你掌控,你要包容,要有耐性。」2015年,联合国发布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永续城乡正是其一。缔造绿色空间,连结城市和乡郊,以至保育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表达对环境和世界的珍重,也是在有涯人生中,一种决意享受自然生活的闲雅态度。要达成目标,不只靠一人之力,而是由团队磋商共创。近年,欧洲各国、中国、日本和台湾等地日益关注城乡互动和乡郊复兴,在香港,走入山野也不再停留在小众层次;在中大,对复修废村愈来愈投入的钟教授与十多位建筑和人类学等学系的老师和研究员组成兴趣小组,除绘画发展蓝图,也会相约郊游,下一步是成立城乡复育研究中心。
一砖一瓦,连系有共同梦想的人。在山野乡郊,钟宏亮教授和团队众人,找到了他们的静好岁月。
备注:”梅子林复育计划”及”游谷探埔”两项设计研究项目, 均获得乡郊保育办公室(CCO)属下的乡郊保育资助计划(CCFS)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