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14| 水下生物

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海洋盛载着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依靠海洋获取粮食、能源、及食水。 可是,90% 的大型鱼类种群枯竭; 50%的珊瑚礁遭到破坏,人类从海洋中获取的资源量,远超了海洋自行恢复的速度。 中大除了从学术研究保护海洋,也以公众教育活动宣扬保育讯息。

课程

2022–23学年提供6个相关课程。

政策

全球鲨鱼族群数量遽减的问题备受关注,有见及此,中大已在2012年实行《停止食用鱼翅政策》,终止消耗鱼翅制品。 根据大学《可持续采购指引 》,中大禁止采购鱼翅、蓝鳍吞拿鱼、苏眉、红斑及鲟鱼鱼子,校内的餐厅及膳堂亦不可供应相关菜式,此限制亦适用于中大举办及资助的活动。

修复本地受损的珊瑚群落

珊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亦是建立气候适应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香港的珊瑚覆盖率自1980年代起显著下降。 为改善情况,中大珊瑚学院与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WWF Hong Kong)联手修复香港受损的珊瑚群落及海洋生态 。 计划拯救至少 1,000 块珊瑚碎块,育养后重新放回海中,然后由中大的研究团队密切监察。 珊瑚学院以崭新技术繁殖和培育珊瑚,在修复珊瑚群落同时成功保存其基因多样性。

以教育支持水生生态系统

塑料不仅是显著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更是不可降解的有毒污染物。 塑料的生产速度远远超越我们能有效处理它们的速度,科学家预计2050年在海洋中的塑料将比鱼类更多。 中大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在2022年8月至10月举行海洋艺术中途岛 专题展览,揭示这个骇人真相。 展览收集一系列以海洋塑料垃圾制成的艺术品,以及艺术家们远征太平洋垃圾带时寻找塑料污染真相的纪录。 展览发挥艺术的力量,激发大众的好奇心,呼吁公众关注海洋塑料污染,继而启发行为转变。

中大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与香港欧莱雅(L’Oréal Hong Kong)合作,于2023年10月推出「褪色的珊瑚」流动巡回展览,向学生展示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的潜在威胁。 是次巡回展览一共到访十间本地中学,结合多元展品包括环境保育信息、扩增实境(AR)互动游戏和珊瑚标本展览等,以生动方式提醒年青人关注海洋保育。

上一个

气候行动

目标13

下一个

陆地生物

目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