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助弱势社群实践气候正义:
以城市设计与老人服务应对极端天气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姚连生建筑学教授吴恩融教授于九十年代从海外学成归来,钟情于穿梭香港的街头巷尾,常以城市为书,细阅当中百态。其中一幕深深印在他心上:某个炎夏午后的中环一隅,一个年迈妇人步履蹒跚地推着满载纸皮的手推车,汗水湿透衣衫,四周却无歇息之处。这画面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这座繁荣城市对弱势社群的忽视和久缺给长者休憩乘凉的空间,令吴教授走上长达四分一世纪的气候正义研究之旅。他决心运用建筑学专业,缔造一个更宜居的香港。
「研究的意义不必远求,不需刻意寻找,只需环顾城市四周。问题往往就摆在眼前,看到了,就该问:我们能做些什么?」吴教授如是说。
吴恩融教授自千禧年代初便致力于气候正义研究。他指出随着气候变化日益严峻,极端天气频繁出现,首当其冲的往往是弱势社群,尤其是长者,然而他们的需要往往被社会忽视。
有见及此,他主动接触护理学、心理学、工程学和数学等各领域的专家进行跨学科合作,并在研究资助局研究影响基金的支持下,于2019年开展了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香港的高密度居住环境、酷热天气与长者健康」计划。项目联合中大、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团队,探讨极端高温对长者的影响,并寻找可行的应对方案。
在炎夏的中环一隅,吴恩融教授见到老人步履蹒跚地推着载满纸皮的手推车,四周无歇息之处,这一画面促使他开展四分一世纪城市环境研究(照片由吴恩融教授提供)
长夏将至:预测本世纪末香港每年约一半时间为夏天
吴教授的团队利用「大气环流模型」及「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型」,结合香港复杂的城市环境数据,包括建筑密度、交通流量、绿化空间和未来北部都会区及中部水域人工岛的规划,同时考虑大湾区的发展,建立精密的数学模型,模拟在不同碳排放情境下,未来数十年间香港各区的气温变化。
吴教授指出,都市微气候相当复杂,要精确预测大半个世纪后各区气温走势极为困难,研究团队动用了超过500台电脑,耗时三至四年才完成分析,最终得出的预测令人忧心:
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在保守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境下,香港在世纪末的平均气温仍会较现时上升摄氏两至三度;每年热夜(该日最低气温为摄氏28度以上)日数将从现时每年约30多日飙升至120日以上,夏季长度更将由现时约三个月大幅延长至五至六个月,连续酷热日数亦将大幅增加。沙田、屯门及九龙等地区因远离海风风道和受热岛效应影响,料将成为增温重灾区。
香港各区最长连续热夜日数之十年平均值:红色为热夜连续日数较多的地区,蓝色则为热夜连续日数较少的地区。比较左图2011至2020年情况与右图2040至2049年的预测,可见未来连续热夜愈趋普遍,影响地区更广泛
团队与香港天文台分享持续高温天气和其引起的健康风险研究数据。天文台在过去两年亦提升本港酷热警告的服务,包括在酷热天气警告下的预防措施和针对长者的健康指引;于网页及手机应用程式推出「高温天气持续」特别天气提示,提醒公众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另外,当天文台总部、沙田和屯门等新界地区录得或预料气温达摄氏35度时,天文台会发出新设的「极端酷热」特别提示。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吴教授强调:「如果我们仍按现时的模式建屋,这些建筑将会在三十至五十年后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研究团队模拟未来室内及室外都市气候,拟定缓解酷热天气影响的建筑策略。根据研究所得,吴教授和团队制作了一份清晰易明的都市建筑设计指南,鼓励未来的建筑采取有科学实证的散热设计,并提供具体的室内及室外空间设计建议,包括增加楼底高度、加强窗户和厨房通风设计,以及在公共空间增设遮荫和乘凉设施等。研究团队获香港绿色建筑议会协助出版,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园境师、工程师、室内设计师等志同道合的业界人士提供参考数据。
此外,团队就公共屋村建筑设计向政府提出建议,包括增加公共乘凉设施的密度及舒适度、避免使用在阳光下极易升温的金属材料制作公园坐椅。他乐见港府在最新推出的公屋「幸福设计」指引中采纳了部分建议。
「建筑师除了研究如何建造适应新气候的城市,帮助人们在这些环境中更好地生活也同样重要。」吴教授这个理念促成了跨学科团队的合作。
团队因此深入研究极端酷热天气对长者的影响。他们过去三年在社区招募了约三百名长者,研究他们夏季的生活习惯、感受和应对炎热的方法。发现长者感知炎热的能力虽与其他年龄层人士相若,但对炎热的接受程度明显较高,而且不同长者的忍耐度差异显著。
中大心理学系系主任冯海岚教授是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她指出部分长者的问题是「太忍得」,即使置身炎夏,亦不愿开冷气、换上轻便衣物或告知家人身体不适。他们有些是为了节省电费,有些则是怕打扰家人。
随着酷热研究告一段落,研究团队已再次获得研究影响基金的资助,于2023年开展另一项探讨极端寒冷对长者影响的研究——「香港的高密度居住环境、寒冷天气与长者健康」计划。冯教授解释,近年气温急降的情况愈来愈常见,正研究这变化对长者的影响及相应的减缓措施。
「一开始看天气、建筑研究可能会觉得『很离地』,不知道跟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个项目就是将学术转化到社群的生活中,特别是用以扶助弱势社群的例子。」冯教授说。
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