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

 

中大年輕倡議者 為未來發憤圖強

# 可持續發展目標
# 倡議
# 年輕人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徐躍羚
"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作榜樣」—— 提摩太前書4章12節
要實現可持續發展 ,需要各界共同參與。各領域的學者花畢生心血研究改變世界的方法;與此同時,不少年輕人挺身而出,為他們珍視的議題發聲。文中收錄四位中大學生的故事,他們奉上自己的青春,務求令更多人關注迫切的社會議題。幾位學生年少有為,他們積累的經驗,成為議論圓桌上不可或缺的聲音。
「任何人都可以為可持續發展發聲」
蕭雯禧(生物醫學工程學四年級學生)
蕭雯禧於15歲時首次隻身坐上飛機,跨越太平洋,遠赴墨西哥參與聯合國會議,展開一個非比尋常的旅程。「我父母要目送年僅15歲的孩子,坐26小時飛機到墨西哥,無疑感到膽戰心驚。但他們仍說:『你注意安全就好。』」這次旅程,讓她邁出關鍵第一步,成為青年倡議者,足跡遍及盧旺達和瑞士等地。
蕭雯禧在香港長大,從小就接觸到不同文化的人和事,而她的好奇心隨年月有增無減。她喜歡電子通訊,利用科技聯繫世界不同文化,這個領域有助她成為青年倡議者,也啟發她探索健康與科技如何互相配合。「新冠疫情已經清楚展現兩者如何相輔相成,科技對醫療服務或遙距手術等更先進的範疇,都有莫大裨益。」她希望以科技解決社會問題,包括數碼包容,建構平等社會。
2022年,蕭雯禧遠赴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出席國際電聯全權代表大會
蕭雯禧仍是中大本科生,但在短短數年間已取得不少成就。她指出:「我有機會到不同國家出席國際會議,並建立網絡。近年,聯合國計劃於會議上加入青年代表,我有幸獲邀出席發表意見,與各國領袖討論相關議題。」她感謝中大為學生連接國際社會,令她認識和理解國際挑戰。而傳訊課程亦令她提升溝通技巧,為與國際政要交談做好準備。
談到未來大計,蕭雯禧說她仍在考慮會否以倡議為業。但她補充,倡議工作並非單單一人之責。「任何人都可以為可持續發展發聲,因它涉及眾多層面,只要你有擅長的領域,就有資格思考如何在該領域影響可持續發展的一小部分,甚至引導整個發展路向。」有人說在學習和課餘活動之間取得平衡,一定十分困難,但蕭雯禧去年在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實習時,也能兼顧中大學業,她堅信兩者並不對立。「懂得運用自己擁有的知識改變世界,遠比取得好成績重要。」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左)郭梓樂(2017/法律)和(右)楊思毅(2017/政治與行政學)
訪問期間,「JUST FEEL 感講」共同創辦人郭梓樂和楊思毅後方掛有一幅大型橫額「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對郭梓樂而言,這格言道出他們組織的中心思想:「當大家有爭拗和不同意見時,我們除了分辨對錯,還可以理解彼此的心情和感受嗎?」
兩位創辦人在中大修讀學士課程時,從生活點滴中學懂溝通的價值。楊思毅坦言幼年的創傷經歷,令他明白敞開心扉的重要;郭梓樂經歷過四年愉快的舍堂生活,其間與舍友促膝長談,也種下了「JUST FEEL 感講」的種子。他倆於Teach for Hong Kong計劃執教時認識,這一年經驗讓修讀法律和政治與行政學的他們明白到,香港以至全球的教育體制,都沒有制定有效、完善的方法處理日常人際關係中遇到的情緒。有見及此,他們畢業後與另一中大校友魏敬國成立「JUST FEEL 感講」,為學校提供校本支援,包括「感受需要卡」、心情記錄日記、學生課程及教材等,向學生傳授心理學家 Marshall Rosenberg「善意溝通」的態度、技巧和知識,讓他們積極培養同理心,促進個人身心靈健康,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兩位創辦人認為,學校缺乏系統化的情意教育,成為普及的一大難題。楊思毅舉例說,情意教育目前只被視作「非正規教育」,重視程度遠比其他科目低。他解釋:「正規教育,即小時候讀的『中英數常』;我們認為社交情緒教育應融入正規教育中,惟現時僅當作課外活動。」他又指出,這種教育能惠及所有學生,學校不應只呼籲「曳仔」參與。
「JUST FEEL 感講」為學校提供校本支援,包括「感受需要卡」、心情記錄日記、學生課程及教材等,向學生傳授「善意溝通」的態度、技巧和知識
JUST FEEL 感講團隊
儘管如此,郭梓樂觀察到現時愈來愈多人討論心理健康議題,同理心也被視為情感教育不可或缺的元素,種種進步跡象令人鼓舞。「雖然未普及,但我們看見這個變化仍感到欣慰。」

「JUST FEEL 感講」短短五年內已與超過三十間學校合作,但兩位創辦人仍希望讓更多人認識情意教育。他們認為中大是一個「療癒之地」,二人目前在和聲書院授課,希望能教曉大學生身心靈健康的重要。郭梓樂笑言:「我回到中大,就是要分享我的經驗,就像我當年在宿舍向舍友分享一樣。」

「我們有在此出現和發聲的理由」
陳天藍(2023/全球研究)
談起啟發自己的人,多數人會提及有遠見的名人,例如政治家或其他公眾人物;令陳天藍刻骨銘心的,卻是一位朋友。這位朋友遠赴米蘭參與氣候研討會,在Instagram上傳一段短片,片段中她坐在台下聆聽達官貴人演講,心懷不忿,因她千里迢迢跑到意大利,換來只是一席旁聽,無法參與討論。「片段啟發了我,『青年倡議者』毋須輕視自己,我們既然獲邀出席,就有出現和發聲的理由。」她意識到自己作為青年倡議者的潛能,自此積極參與氣候倡議工作。
陳天藍就讀中學時,已對素食主義產生興趣,她於是主動加入網絡群體,希望從中加深認識。「從素食主義開始,我了解到食品產業對資源分配產生的問題,他們消耗許多資源種植穀物供動物食用,但這些資源其實可以更有效運用。」自此,她一直探索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的關係,成為活躍的青年氣候倡議者,到訪世界各地進行游說,更以青年代表身分出席2021年在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一路走來,她致力探索可持續發展、認識氣候變化,也盡力向身邊的年輕人解說。2022年,她代表中大參加由國際大學氣候聯盟主辦的學生論壇,向與會人士解釋社區抵禦氣候變化的方法,以及年輕人如何能以不同方式關注氣候。
就讀中大期間,陳天藍積極參與各類型活動,希望令身邊人更關注氣候問題。她在中大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MoCC)擔任博物館大使多年,認為這職位「令我走上氣候倡議之路」。她補充,這份工作不但教曉她許多知識,也讓她更有信心與不同國籍和階層的參觀者交流。
陳天藍就讀中大時擔任博物館大使,並開展其氣候倡議之路。
陳天藍與青年環境網絡的成員舉辦綠色就業博覽會
陳天藍也積極參與校外氣候倡議工作,例如協助建立青年環境網絡,凝聚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舉辦氣候峰會等活動,集眾人之力向目標邁進。他們成功舉辦綠色就業博覽會,展示香港各種有關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就業機會。今年,青年環境網絡再次與商界環保協會合作,舉辦第二屆綠色就業博覽會,吸引約二百名參加者、講者及工作坊協作者。
陳天藍正在德國攻讀碩士學位,希望擴闊自己的知識領域。她早年在中大修讀社會科學,現在對政策制訂更感興趣,尤其是環境政策如何造福大眾,期望畢業後能在智庫從事政策研究。陳天藍最近以兼職形式加入國際碳行動夥伴關係,這個合作論壇匯集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員皆有參與碳排放交易體系。「我也不太清楚自己未來倡議工作的方向,仍在尋找答案。歐洲經常舉辧各類國際會議,機遇處處,既然我身處當地,或許會多考慮這方面的可能性吧。 」說到這裏,她腦海裏浮現種種可能,不禁笑逐顏開。
不少年輕人都希望像蕭雯禧、郭梓樂、楊思毅和陳天藍一樣,為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這群滿腔熱誠的年輕氣候倡議者亟需系統性的支援和社群支持,以成功推動社會變革。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遂於2023年12月推出「MoCC學人」計劃,旨在幫助曾任博物館大使的傑出校友建立網絡,協助他們發揮潛能,成為年輕新一代的楷模。適逢博物館成立十周年和中大60周年校慶,該計劃正好展示了前任博物館大使的優秀表現,同時亦為他們創造更多成功機會,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發揮所長,帶領社會走向更美好的將來。博物館於十周年慶典上委任前博物館大使鍾芯豫(19/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為首位MoCC學人,充分肯定她於氣候行動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
鍾芯豫獲委任為首位MoCC學人
徐躍羚為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編輯
Amy Li is an editor in the Communications and Public Relations Office,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