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1| 無貧窮
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
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以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更多的老年人活在貧困中,基層家庭受到經濟衰退的打擊最為嚴重。中大致力解決貧困問題,包括進行有助改善民生的研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經濟援助和推動平等教育機會。
課程
9 related courses were offered in the 2023–24 academic year.
於2023–24學年提供9個相關課程。
研究
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經濟援助
中大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經濟援助計劃,包括「大學助學金及貸款」、「緊急助學金及貸款」、「學生宿舍助學金計劃」及「暑期援助及旅費貸款計劃」,以支持他們的學習和支付宿舍住宿費。此外,中大亦推出「暑期工讀計劃」,為本科生提供有薪校園工作,幫助他們改善財務狀況。
支援政府的扶貧工作
中大與政府「共創明『Teen』計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支持政府消除跨代貧窮。計劃招募近3,000名來自弱勢社群家庭的初中學員,為他們提供師友配對、個人發展規劃和財政支援等。中大是本地首間參與計劃的高等教育機構。2024年舉辦了多場研討會和分享會,以激勵和培育下一代。

關懷社區
「貧窮」不僅是一種缺乏資源以維持基本生計的狀態,也是比主流社會經濟群組遜色的生活模式。學生事務處於2015年起推行精益扶貧項目,以一系列體驗活動和社會服務,引導中大學生探討本港貧窮成因,並為舒緩匱乏情況建構有利環境。
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處推出「設計思考2023暑期訓練計劃」,主題為「消除貧窮.零飢世代」,讓本地中學生更全面認識扶貧工作。學員參與工作坊和培訓課程後,活用設計思考的概念製作短片,發表自己對貧窮議題的回應。計劃帶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無貧窮)和目標2(零飢餓)的重要,也展示了兩個目標如何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可持續發展目標行動資助計劃的支援下,中大的學生和教職員為各種弱勢群體開展不同的專案,例如在香港尋求庇護人士、少數族裔、新移民和無家者。

消除貧困分享會
在第32屆「思托邦」思想沙龍上,中大社會工作學系的黃洪教授發表演講,分享了他三十年來在香港解決貧窮問題的工作。黃教授強調社會公義的必要,倡導全面變革以消除貧困。他指出,他的研究為引入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提供資訊,該津貼改善了143,700名在職貧困者的生活。他又指出實地考察的重要,於2019年與不同學系的中大師生組成「香港滅蝨研究行動組」,旨在緩解低收入家庭面臨的清潔問題。
上一個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目標 17
下一個
零飢餓
目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