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層人群的福祉
為應對日益嚴重的公共衛生挑戰,人類必須運用科學知識提出解決方案,團結一致解決問題。儘管2019冠状病毒病暫已放緩,仍有許多挑戰尚未克服。中大決心改善醫療服務、醫學教育和研究,促進人類健康。
課程
於2023–24學年提供134個相關課程。
政策
中大承諾為校內成員及訪客提供安全和健康的環境,大學醫務處為此致力向中大員生提供優質基層醫療服務和健康教育。中大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負責維持校園的健康標準,並就本地和全球健康風險的預防措施和感染控制提出建議。委員會由大學醫務處負責日常運作,管理一系列健康計劃,包括健康促進活動、疫苗接種活動、心理健康支援、諮詢服務和研討會。
研究
中大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段麗婷教授和她的研究團隊研發光誘導內質網力刺激器(LIMER),是全球首個能精確對活細胞內質網施加力刺激的技術。研究發現內質網能夠感知力學刺激,為細胞整體力感應及回應機制的理解帶來突破。LIMER技術透過光引導,將細胞內一種名為「動力蛋白」的分子所產生的拉力施加於內質網。研究人員可實時觀察內質網的反應,包括迅速釋放鈣離子,有助揭示疾病機制,從而開發新治療方法。
中大醫學院跨學科研究團隊進行的縱向出生隊列研究「三歲定八十」,調查孕婦及嬰兒的腸道微生態,以了解嬰幼兒期接觸的環境及其他因素如何影響孩子將來的健康。研究發現,患有妊娠糖尿病(GDM)的母親具有獨特的微生物組,會影響嬰兒的腸道微生物組長達12個月,更令人關注的是,受影響的微生物組與嬰兒頭圍較大有關,造成潛在的神經發育影響。
社區健康外展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與五個本地非政府組織合作,推出「賽馬會樂眠無憂計劃」,以應對影響香港約30%成年人的失眠問題。計劃通過各種活動促進睡眠健康,並為失眠人仕提供合適措施。計劃採用「階梯支援模式」服務,根據參與者的需要提供不同程度的睡眠支援,包括個人化支援方案,例如認知行為療法。計劃目標在三年半內為一萬名參加者提供個人化睡眠指導,協助市民改善睡眠質素,進而提升精神健康。

提高健康意識
中大醫學院院會舉辦第36屆健康展覽,主題為「一氣呵成」。展覽旨在提升公眾對呼吸系統疾病的認識和推廣有助於降低患病風險的治療方法和健康生活選擇。活動包括免費呼吸系統健康檢查、血糖及膽固醇測量、專業醫療教育講座、支氣管鏡檢查互動演示和有關呼吸系統的專題演講。活動旨在提升公眾的健康意識,鼓勵參與者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減輕與呼吸系統疾病相關的風險。

上一個
零飢餓
目標 2
下一個
優質教育
目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