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13| 氣候行動
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
課程
政策
作為一所具社會責任的大學,中大已實施《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政策》 ,亦努力實現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承諾在2038年實現碳中和。
中大全年舉辦多項校內和社區活動。大學《可持續活動的籌辦及管理指引》及《可持續學生迎新活動指引》協助中大成員將可持續原則納入早期活動規劃過程,從而舉辦更具可持續發展元素的活動。
研究
地球系統科學課程戴沛權教授聯同埃克塞特大學環境持續與應變聯合研究中心的研究推算,受臭氧污染和氣候變化影響,全球農作物產量到2050年將減少達22%,是首項研究估計臭氧污染物、二氧化碳排放和氣候變化三項因素對作物產量的共同影響,並預測直至2100年每年農作物受影響的程度。這項突破性發現有助為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和改善營養等議題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
達致碳中和的承諾
中大在其策略計劃2021—2025(《中大2025》)中承諾在2038年實現碳中和。為此,中大推行一系列減碳措施,包括採用可再生能源、發展綠色建築和鼓勵綠色交通。我們亦推行「綠色辦公室計劃」和「能源效益資助計劃」等 ,讓中大員生參與氣候行動。今年,中大亦以顧問小組成員的身分參與製作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的Net Zero on Campus 指南及線上工具包,與世界各地的大專院校分享中大的減碳策略。
氣候變化的本地教育活動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博物館)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環保基金)資助,展開為期18個月的校本環保教育活動「環保基金 未來館長社區氣候行動」。透過體驗式學習和問題導向為本的培訓,讓70名中學生汲取必要的知識及技能,成為「未來館長」。學員完成培訓後,製作了十個以氣候變化、減碳和廢物管理等可持續發展的挑戰為主題的虛擬展覽。當中表現最優異的三隊隊伍更獲邀與博物館共同策劃未來館長「人類—氣候—自然」展覽,於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在博物館展出。是次實體展覽由學生主導,揭示人類活動為可持續發展帶來的挑戰,並呼籲社會各界立即採取減碳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威脅。
中大有幸夥拍意大利駐港文化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香港地區分會 (SDSN香港),於2022年5月合辦首個網上可持續發展目標傑出講座,主題為「氣候變化:脆弱度和適應」。是次講座邀得地中海聯盟秘書處高級副秘書長Grammenos Mastrojeni先生主講,吸引約100位來自世界各地人士參加。講座闡述了維持人類與自然之間平衡的重要性,指出氣候變化等不穩定環境因素會令人類變得脆弱並引起衝突,癱瘓社會管理生態系統的能力,最後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層層遞升。因此,實踐17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可以令地球回復至最穩定的狀態。
上一個
目標12
下一個
水下生物
目標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