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行動代言人

 

Christine N., 資訊處

English Version

简体版本

Share this story

劉霆鋒

生物醫學工程2016年畢業生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首批導賞員之一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青年網絡香港地區分會(SDSN Youth 香港)網絡統籌

何時開始關注環保議題 ?

中學參演英文戲劇,當中有句台詞:We do not inherit the earth from our ancestors; we borrow it from our children—地球並非我們從祖先手上繼承而來,而是向未來的子孫借用的,令我念念不忘,並開始思考,究竟我們在這年代享用的資源,未來還會存在嗎 ?

那麼何時開始從行為上改變,實踐環保 ?

大學二年級時,中大推出「大」「部」行計劃,鼓勵大家減少依賴校巴,步行來往大學港鐵站和本部。根據建議路線走了一段日子後,發現每次沿途景色都不一樣,有時還會遇着貓、猴子等動物,乘搭校巴根本沒機會留意。身邊同學也慢慢被我感染,結伴同行。

中大不少同學都很注重環保,堅持自攜飲管、食物袋。和他們相處久了,也會習慣在餐廳點飲料時加一句「走管」,既無損享受飲品,也減少製造垃圾。

當氣候變化博物館導賞員最重要的特質是甚麼 ?

要懂變通,順應每次來的不同人群講解不同內容。可能上午來一班認真聽講地理知識的中學生,就得用互動問答形式加深他們記憶;下午來一群打發時間的長者,很難讓他們深入看展品,也要懂得抓住他們注意力,例如看到冰魚標本時他們會問:「這是鹹魚嗎?」我就趁機切入:「這可不是在大澳買回來的,而是南極冰魚。海豹在冰面上捉魚吃,但氣候變化令冰面減少,海豹覓食變得艱難。」

導賞員工作有哪些滿足感 ?

我會跟不少參觀完博物館的人在別的環保活動重遇,他們會告訴我,很享受上次的導賞團,也喜歡上參加這類型活動,這時滿足感就油然而生。

在SDSN Youth 當網絡統籌主要負責甚麼 ?

這是項義務工作,主要凝聚年輕人力量,在香港推廣十七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招攬更多大學和公私營機構加入成為SDSN香港區成員,以及和世界各地的網絡統籌溝通,籌備全球範圍的宣傳活動。

籌辦12月2日Move Humanity全球活動的香港區節目有哪些苦與樂 ?

11月初得知一個月後將在全球舉行 Move Humanity 活動,還會加插簽署曼德拉宣言的行動,我馬上埋首細閱文件,了解活動背景,準備宣傳材料,透過社交媒體吸引公眾參與,頗感吃力。可幸SDSN Global 行動組的成員在過程中提供不少協助,例如定期舉行網上會議與各網絡統籌討論進度,以及傳授推行校本及社區活動的技巧。

談談你上月在可持續發展目標論壇系列:「商業與可持續發展」擔任講者的經驗。

論壇對象是市民大眾,當中包括香港社會企業挑戰賽的參賽隊伍,聽取各界代表分享如何有效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融入商業策略之中。我有幸獲邀與一眾參加者討論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可能遇到的困難、大學以及社會各界在推行可持續發展應該擔當的角色等等。論壇上我亦呼籲各隊伍開創社企、服務本地的同時,亦要放眼世界,因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或許有人面對同樣問題,需要我們伸出援手。

大眾該如何在日常為可持續發展目標出一分力 ?

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大量實踐SDGs機會:衣——買衣服前想一想是否真有需要;食——選購碳足印較少的本地食材;住——秋涼以後減少開冷氣;行——時間許可的話以步代車。每人一小點改變,加在一起就是對世界的大大改變。

這些你都在身體力行嗎 ?

對。我昨天在教育大學結束工作後,從大埔走了八公里路回中大宿舍的。

Share this story

UP NEXT

Building Business For The Greater Good

 

The Hong Kong Social Enterprise Challenge

As the adage goes, ‘it is easier to start a business than to sustain it.’ It seems like an impossible mission for youths, fresh from school, to reach their entrepreneurial dreams and contribute to society simultaneous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