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听人士通常难以掌握手语语法的细微差别,包括手掌与手指的协调、面部表情、头部位置和嘴形,任何误读都会影响讯息传递。一般人或认为以纸笔交流或文字讯息已可满足聋健沟通需要,但中大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施婉萍教授却不以为然。
她认为聋人要掌握书面语并不容易,因为手语语法与中文语法不同,「中文句子『我没有书』,在手语中则表达为『我书没有』,若要不谙中文读写的聋人按中文语法表达手语,犹如要常人按英文语法表达中文。」因此,要体现真正的共融社会,务必要理解聋人的沟通需要。
寓手语学习于游戏
观看短片,了解「手语村」的详情
「手语村」是「Shuwa计划」的首个国际跨学科协作项目,由中大、Google、日本合作伙伴共同策划,并于2021年9月23日「国际手语日」推出,旨在活用先进科技打破聋健沟通隔膜。 Shuwa是日语汉字「手话」的拼音,意即手语。
人工智能侦测手语动作
以往的手语识别技术难以分析视觉及姿势语言讯息,未能精准解读手语。手语除了手部动作,身体动作、面部表情、嘴形等在手语语法中同样重要,忽略任何细微特征,都可导致手语不合文法或无法诠释。
虽然世界各地的手语有所不同,但当中的语言特征如手形、方向、动作等却是相通的,而且组合变化有限,可以透过电脑识别。由于手语是3D空间运动,包括上下左右移动以及前后深度,以往手语识别需要采用特殊3D摄像镜头和带传感器的手套等复杂设备,令技术难以普及。
「Shuwa计划」团队解决了旧有技术的不足,成功研发首个机器学习模型,可透过一般摄影镜头识别、追踪及分析不同肢体信息,包括3D手部和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特征,将其应用在「手语村」。现时,玩家可选择香港及日本手语,团队计划日后会加入其他地区的手语。
中大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为「Shuwa计划」提供手语语言学专业知识及香港手语语法特征,以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识别手语。施教授说:「我们应用手语语言学研究所得,帮助协作伙伴研发可自动识别手语的工具,让玩家实时知道自己能否打出准确的手语。」
计划的下一步是创建包含搜索功能的手语词典平台,透过人工智能技术协助用户学习和纪录手语。团队冀开发一个自动翻译模型,利用电脑或智能手机常用的镜头识别手语中的自然对话,将其翻译为口语。
关西学院大学手语研究中心主任松冈克尚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参与『Shuwa计划』的技术开发,盼望将来或可开发为医疗界和法律界专家而设的手语学习工具。这些新发明都非常值得我们探索。」
下一篇
对地球许下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