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对地球的未来构成重大威胁。中大一直关注及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更是香港首间承诺于2038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大学。中大积极引领气候研究,促进理解气候变化,剖析不同观点和实践气候行动,为社会带来建设性转变。
课程
于2023–24学年提供12个相关课程。
政策
作为一所具社会责任的大学,中大已实施《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政策》,亦努力实现各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承诺在2038年实现碳中和,突显中大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足迹的承诺。
航空旅程产生大量碳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其中一个主因。中大的《碳补偿鼓励政策》鼓励教职员购买碳补偿支持减碳项目,以抵销乘坐航班所产生的碳排放。
研究
气候变化令台风、洪水和野火等极端天气事件变得越来越频繁,构成更大的威胁。 2023年夏季的超强台风苏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以及随后香港经历有史以来历时最长的黑色暴雨,提示我们必须透过以研究及实证为基础的政策倡议、培训和演习以提高各层面的灾害防备能力和应变措施。
在新冠疫情后,灾害与人道救援研究所《CCOUC》继续在国际上提供医疗人道救援。中大作为牛津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的亚洲合作伙伴,参与为期八年的跨学科全球健康研究项目「结束之后:全球卫生中疾病、灾害和药物的生活经历和后续问题」。中大将继续巩固其作为灾难和医疗人道应变研究、教育和政策咨询的国际专业中心、协助亚太地区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研究、提供本地和国际医疗人道救援和提升香港在全球减少灾害风险政策的领导地位。

达致碳中和的承诺
中大在其《中大策略计划2020-2025》中订立2038碳中和目标,以应对气候危机。为达致此目标,中大推行了一系列减碳措施,包括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推行「学生宿舍节约能源奖励计划」,以及推动绿色出行。我们还推行了「中大绿色办公室计划」和「能源效益资助计划」等计划,让大学成员参与气候行动。
2024年,崇基学院推出「碳中和在崇基」,包括「崇基碳中和花园」和「崇基碳中和挑战」,旨在鼓励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减少碳排放,在校园内培养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责任的文化。

气候变化的本地教育活动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先驱,中大设立了全球首个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MoCC),并担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路(SDSN)香港地区分会的联席主持,动员学术机构共同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课题。
「雪龙2」号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带领极地科学家执行南北极科学考察等重要任务,研究气候变化。中大于2024年4月举办气候变化国际会议,以响应「雪龙2」号访港。超过2,000位来自不同专业范畴的科学家、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和嘉宾聚首一堂,讨论极地研究和气候变化的最新发现。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分享研究成果,包括南极磷虾的迁移和极地冰层融化等。此外,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于2024年4月至8月期间举办了「走进极地:雪龙2号的科学之旅」的沉浸式展览,让公众深入了解「雪龙2」号的研究工作和遇到的艰巨挑战。

上一个
负责任消费和生产
目标 12
下一个
水下生物
目标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