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在你我手中

 

戴沛权教授细说由下而上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教育

# 多菜少肉饮食
# 可持续发展教育
传讯及公共关系处访问
"

可以简单讲述你的研究吗?就你所见,人类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的研究兴趣十分广泛,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粮食安全、树林保育等环境议题,我都有涉猎;具体来说,我在研究这些课题之间的关系。地球面对千种百样的难题,而人类可谓「老是常出现」,且往往是问题的症结。这里说的人类除了指政府和大企业,也包括像你我的普通人。

我最近联同生命科学学院林汉明教授和中大—埃克塞特大学环境持续与应变联合研究中心(ENSURE)进行研究,发现中国空气质素恶化,与大众自八十年代起转向多肉的饮食模式有莫大关系。要知道畜牧产生的废物和用以种植饲料的肥料会释出氨气,而氨气会令空气出现微细悬浮粒子。观乎1980至2010年间年微细悬浮粒子量的平均增长,高达两成可归因于民众愈趋嗜肉。当然,肉食业也是排放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化的「大户」。

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实实在在,当中包括人命损失。如先前提到,日益增加的肉类消耗导致微细悬浮粒子量上升两成;因为这两成的增长,每年多了足足九万人因空气污染而早逝。气候变化的恶果绝非危言耸听,看看近年全球各地发生多少极端天气和山火、带来多少死伤、导致多少人流离失所就知道。

细心想想,我们今日在饮食上漫无节制,其实正在制造一场粮食危机。我们几年前一项研究显示,单是气候变化已足令粮食生产于2050年前减少一成,加上空气污染,情况更见严峻,而首当其冲的将是缺乏资源处理危机的发展中国家,其人民的营养不良率或上升五成。所以说我们常把环境问题挂在嘴边,谈的除了是花草树木的未来,也关乎我们自己和人类整体的未来,对落后国家的人民影响尤甚。气候变化不止是环境问题,更与贫穷和公义议题挂勾。

戴教授近期研究有关植树及森林管理对气候的影响
戴教授于四川研究可持续农业

那我们应采取什么行动?

既然人类是问题的症结,我们自然有能力解决问题。看看2008年金融海啸和近年疫情期间,人类社会活动大减,空气亦立即变好。有见肉食对空气质素和气候的影响,我们建议大众参照2016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奉行多菜少肉。这项建议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让普罗大众知道不一定要靠政府和大企业行动,自己也可以参与拯救环境。

我们亦建议粮食生产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冲击。我们一项研究发现,以「间套作」模式混合种植粟米和具有固氮特性的大豆,可为土壤带来额外养分,大幅减省会释出阿摩尼亚的化学肥料,种出相同数量粟米的同时,兼得一些大豆。这套种植法令农作物销售额增加约4600亿港元,同时节省约1000亿港元由空气污染招致的公共医疗开支,亦可减少农地的温室气体排放。其实间套作早已有之,只是二十世纪农业于现代化过程中变得依赖机器和趋于单一耕作。古人的做法,往往蕴藏着大智慧。

不过我们也要记住,保护环境有时会适得其反。譬如植树虽能为城市降温和吸碳,但我们的研究发现,某些阔叶树会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汽车废气混和后会产生臭氧,污染空气;针叶树在这方面会较好,但它们有可能削弱生物多样性,甚至导致暖化。孰优孰劣、何去何从,从来不是彰明较着,所以研究员、城市树木学家和森林管理人员更要通力合作,找出最佳方案。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了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的三份工作组报告,并将于今年九月发表综合报告。可以简单解释报告内容吗?你有何感想?

报告指出,人类导致全球暖化,增温速率更是数千年来未见,这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每一个有人居住的角落,人类活动亦造成很多观察得到的天气变化和极端气候现象。若人类在未来数十年不尽力减少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于二十一世纪末前,全球温度将较前工业化时代的水平上升超过摄氏 2度,将会导致频繁的极端高温,农作物与人类均无法承受。

身为大气科学家,我乐见报告展示了气候科学的进步。现时我们比从前更能掌握气候系统的复杂运作,并可运用电脑模型准确地预测不同地方的气候变化进程。科研发展进程一日千里,能启发人类作出相应对策,令我感到惊叹。

根据报告的描述,地球的未来并不乐观,气候变化恐怕比我们想像中来得更快。过往及将来因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酿成很多不可逆转的改变,并将遗祸地球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按现时社会及经济发展速度而言,全球温度到本世纪中叶可能会继续上升,进一步加剧天灾、极端天气、食水和粮食危机、大规模迁徙、冲突等问题,波及全球人口,当中以发展中国家最受影响。

纵然如此,我相信我们仍有机会扭转局势。若世界各国合力减碳,并于2050年前达致净零碳排,人类依然能够反败为胜,把全球增温维持在摄氏1.5度内这个可接受的水平。这份报告正好给予决策者重要启示,帮助各国以在未来数十年内实现碳中和为目标,规划可靠路线。欣慰的是,改变的动力持续增加,多国近年开始转用可再生能源。多得这份报告,我们明确知道如何扭转劣势,接下来要坚持到底,我们可以控制大局。

你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教学之路?

小时候很喜欢昆虫。这不是说我擅于照顾昆虫,事实上,我养的昆虫大多活不久。我长大后曾想过当动物学家,但后来发现比起研究专注某些物种,我对整体大局更感兴趣,希望探讨生命之间的相互连系。这想法亦促使我放弃读医,选择修读环境科学与工程。我希望解决更大的问题,这或许能拯救更多生命。

于是我到麻省理工念理学士课程,再到哈佛修读大气科学博士学位。当我还在麻省理工担任博士后研究员时,得悉中大刚开办了地球系统科学课程。我一向热衷教学,亦希望继续参与科学研究。中大教育与研究并重,充分让我们全面追求自己的热情,我非常感恩能够加入中大。

2019年,戴教授获选为香港青年科学院院士

2016年一次访问中,你提到曾想过离开学术界,去为环保机构做前线工作,是你对教学的热爱驱使你坚持下去。你认为教育与直接参与环保有何异同?

我还是博士生的时候,曾挣扎应否投身国际建设项目,为发展中世界推动环保,作出直接而比较即时的贡献,还是该留在学术界,透过科学研究,为对社会带来较大且较深远的影响。神学家布希纳的名言启发我重新思索人生目标:「上帝呼召你的地方,就是你最大的喜悦和这世界最大的饥渴相遇之处。」我得到真正的感召,立志从事教育和研究,一方面装备及启发学生寻找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帮助世界解决尤其影响贫穷人口的迫切环境问题。

于我而言,教育是令人兴奋的蜕变过程。我会由浅入深地让同学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令他们看到人类活动跟环境如何环环相扣。我们吃的每一样食物、买的每一件货品、用的每一分能源,不但通通影响气候和环境,亦影响着居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类。教育让年轻人知道解决气候变化实在是刻不容缓。若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决定奉行绿色生活,或在发展事业时多从推动可持续发展角度思考,甚至是立志从事环保工作,教育便成了一趟改变人生的旅程。

赛马会气候变化博物馆大使计划为中大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及服务学习机会

作为大学通识教育部副主任,你负责领导中大推行SDG学习计划。你能简介此计划吗?计划的未来发展如何?

SDG学习计划以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为框架,共包含三个部分。学生须完成一个关于SDG的网上入门课程、三个SDG通识课及一个SDG社会实践课或完成与SDG相关的义工活动,身体力行。

SDG学习计划作为贯穿大学通识教育四范围的脉络,让学生体会SDG与各个生活层面息息相关,人人都可以帮手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

我们将会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式学习及服务学习机会,让他们参与社区为本的计划,既有助个人成长,亦能切切实实地造福社会。我们亦将于「与人文对话」及「与自然对话」这两个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中加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中大学生透过阅读经典名著,了解廿一世纪地球和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并探讨如何提高人类的生存机会。

中大UGEC2916:认识都市农业课程学生

下一篇

默默有声

人工智能为本的手语学习,构建共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