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在你我手中

 

戴沛權教授細說由下而上的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教育

# 多菜少肉飲食
# 可持續發展教育
傳訊及公共關係處訪問
"

可以簡單講述你的研究嗎?就你所見,人類對環境有甚麼影響?

的研究興趣十分廣泛,氣候變化、空氣污染、糧食安全、樹林保育等環境議題,我都有涉獵;具體來說,我在研究這些課題之間的關係。地球面對千種百樣的難題,而人類可謂「老是常出現」,且往往是問題的癥結。這裏說的人類除了指政府和大企業,也包括像你我的普通人。

我最近聯同生命科學學院林漢明教授和中大—埃克塞特大學環境持續與應變聯合研究中心(ENSURE)進行研究,發現中國空氣質素惡化,與大眾自八十年代起轉向多肉的飲食模式有莫大關係。要知道畜牧產生的廢物和用以種植飼料的肥料會釋出氨氣,而氨氣會令空氣出現微細懸浮粒子。觀乎1980至2010年間年微細懸浮粒子量的平均增長,高達兩成可歸因於民眾愈趨嗜肉。當然,肉食業也是排放溫室氣體,造成氣候變化的「大戶」。

空氣污染和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實實在在,當中包括人命損失。如先前提到,日益增加的肉類消耗導致微細懸浮粒子量上升兩成;因為這兩成的增長,每年多了足足九萬人因空氣污染而早逝。氣候變化的惡果絕非危言聳聽,看看近年全球各地發生多少極端天氣和山火、帶來多少死傷、導致多少人流離失所就知道。

細心想想,我們今日在飲食上漫無節制,其實正在製造一場糧食危機。我們幾年前一項研究顯示,單是氣候變化已足令糧食生產於2050年前減少一成,加上空氣污染,情況更見嚴峻,而首當其衝的將是缺乏資源處理危機的發展中國家,其人民的營養不良率或上升五成。所以說我們常把環境問題掛在嘴邊,談的除了是花草樹木的未來,也關乎我們自己和人類整體的未來,對落後國家的人民影響尤甚。氣候變化不止是環境問題,更與貧窮和公義議題掛勾。

戴教授近期研究有關植樹及森林管理對氣候的影響
戴教授於四川研究可持續農業

那我們應採取甚麼行動?

既然人類是問題的癥結,我們自然有能力解決問題。看看2008年金融海嘯和近年疫情期間,人類社會活動大減,空氣亦立即變好。有見肉食對空氣質素和氣候的影響,我們建議大眾參照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奉行多菜少肉。這項建議的意義十分重大,因為它讓普羅大眾知道不一定要靠政府和大企業行動,自己也可以參與拯救環境。

我們亦建議糧食生產須考慮可持續發展,減少對環境的衝擊。我們一項研究發現,以「間套作」模式混合種植粟米和具有固氮特性的大豆,可為土壤帶來額外養分,大幅減省會釋出阿摩尼亞的化學肥料,種出相同數量粟米的同時,兼得一些大豆。這套種植法令農作物銷售額增加約4600億港元,同時節省約1000億港元由空氣污染招致的公共醫療開支,亦可減少農地的溫室氣體排放。其實間套作早已有之,只是二十世紀農業於現代化過程中變得依賴機器和趨於單一耕作。古人的做法,往往蘊藏着大智慧。

不過我們也要記住,保護環境有時會適得其反。譬如植樹雖能為城市降溫和吸碳,但我們的研究發現,某些闊葉樹會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與汽車廢氣混和後會產生臭氧,污染空氣;針葉樹在這方面會較好,但它們有可能削弱生物多樣性,甚至導致暖化。孰優孰劣、何去何從,從來不是彰明較著,所以研究員、城市樹木學家和森林管理人員更要通力合作,找出最佳方案。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了第六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 的三份工作組報告,並將於今年九月發表綜合報告。可以簡單解釋報告內容嗎?你有何感想?

報告指出,人類導致全球暖化,增溫速率更是數千年來未見,這是不爭的事實。氣候變化影響全球每一個有人居住的角落,人類活動亦造成很多觀察得到的天氣變化和極端氣候現象。若人類在未來數十年不盡力減少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的排放,於二十一世紀末前,全球溫度將較前工業化時代的水平上升超過攝氏 2度,將會導致頻繁的極端高溫,農作物與人類均無法承受。

身為大氣科學家,我樂見報告展示了氣候科學的進步。現時我們比從前更能掌握氣候系統的複雜運作,並可運用電腦模型準確地預測不同地方的氣候變化進程。科研發展進程一日千里,能啟發人類作出相應對策,令我感到驚嘆。

根據報告的描述,地球的未來並不樂觀,氣候變化恐怕比我們想像中來得更快。過往及將來因人類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釀成很多不可逆轉的改變,並將遺禍地球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按現時社會及經濟發展速度而言,全球溫度到本世紀中葉可能會繼續上升,進一步加劇天災、極端天氣、食水和糧食危機、大規模遷徙、衝突等問題,波及全球人口,當中以發展中國家最受影響。

縱然如此,我相信我們仍有機會扭轉局勢。若世界各國合力減碳,並於2050年前達致淨零碳排,人類依然能夠反敗為勝,把全球增溫維持在攝氏1.5度內這個可接受的水平。這份報告正好給予決策者重要啟示,幫助各國以在未來數十年內實現碳中和為目標,規劃可靠路線。欣慰的是,改變的動力持續增加,多國近年開始轉用可再生能源。多得這份報告,我們明確知道如何扭轉劣勢,接下來要堅持到底,我們可以控制大局。

你如何走上可持續發展研究和教學之路?

小時候很喜歡昆蟲。這不是說我擅於照顧昆蟲,事實上,我養的昆蟲大多活不久。我長大後曾想過當動物學家,但後來發現比起研究專注某些物種,我對整體大局更感興趣,希望探討生命之間的相互連繫。這想法亦促使我放棄讀醫,選擇修讀環境科學與工程。我希望解決更大的問題,這或許能拯救更多生命。

於是我到麻省理工唸理學士課程,再到哈佛修讀大氣科學博士學位。當我還在麻省理工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得悉中大剛開辦了地球系統科學課程。我一向熱衷教學,亦希望繼續參與科學研究。中大教育與研究並重,充分讓我們全面追求自己的熱情,我非常感恩能夠加入中大。

2019年,戴教授獲選為香港青年科學院院士

2016年一次訪問中,你提到曾想過離開學術界,去為環保機構做前線工作,是你對教學的熱愛驅使你堅持下去。你認為教育與直接參與環保有何異同?

我還是博士生的時候,曾掙扎應否投身國際建設項目,為發展中世界推動環保,作出直接而比較即時的貢獻,還是該留在學術界,透過科學研究,為對社會帶來較大且較深遠的影響。神學家布希納的名言啟發我重新思索人生目標:「上帝呼召你的地方,就是你最大的喜悅和這世界最大的飢渴相遇之處。」我得到真正的感召,立志從事教育和研究,一方面裝備及啟發學生尋找人生目標,另一方面幫助世界解決尤其影響貧窮人口的迫切環境問題。

於我而言,教育是令人興奮的蛻變過程。我會由淺入深地讓同學了解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令他們看到人類活動跟環境如何環環相扣。我們吃的每一樣食物、買的每一件貨品、用的每一分能源,不但通通影響氣候和環境,亦影響著居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類。教育讓年輕人知道解決氣候變化實在是刻不容緩。若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決定奉行綠色生活,或在發展事業時多從推動可持續發展角度思考,甚至是立志從事環保工作,教育便成了一趟改變人生的旅程。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大使計劃為中大學生提供體驗式學習及服務學習機會

作為大學通識教育部副主任,你負責領導中大推行SDG學習計劃。你能簡介此計劃嗎?計劃的未來發展如何?

SDG學習計劃以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為框架,共包含三個部分。學生須完成一個關於SDG的網上入門課程、三個SDG通識課及一個SDG社會實踐課或完成與SDG相關的義工活動,身體力行。

SDG學習計劃作為貫穿大學通識教育四範圍的脈絡,讓學生體會SDG與各個生活層面息息相關,人人都可以幫手推動可持續發展目標。

我們將會為學生提供更多體驗式學習及服務學習機會,讓他們參與社區為本的計劃,既有助個人成長,亦能切切實實地造福社會。我們亦將於「與人文對話」及「與自然對話」這兩個通識教育基礎課程中加入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讓中大學生透過閱讀經典名著,了解廿一世紀地球和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並探討如何提高人類的生存機會。

中大UGEC2916:認識都市農業課程學生

下一篇

默默有聲

人工智能為本的手語學習,構建共融世界